欢迎来到中国遗传学会!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
首页 走进学会 学术交流 表彰奖励 科普之窗 会员之家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
 首页 > 科普之窗 > 科普活动
长沙50所小学科学老师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,自然科普打开新思路
 

自然科普培训现场。 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姚淼供图

      21日,由长沙教育学院主办的“小学科学教师核心技能素养提升”实践活动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展。“科学与中国”中国遗传学会科学之旅与105名小学科学老师培训不期而遇。自然科普作为一种科学教育的新形态让百名科学老师产生强烈共鸣。

      “我们需要在真实的环境和问题下,去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,以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”“大自然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疗愈作用”“这是一种不会被AI所取代的教育方式”……来自50所小学的科学老师感慨,自然科普为他们在学校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提供了新思路。

      为响应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—2035年)》关于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的要求,本次培训采取户内户外相结合的方式,将洋湖湿地的生态空间转化为教学空间,将湿地的生态资源转变为科学教育资源。自然科普培训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、中国遗传学会科普委员范雄伟担任主讲,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科学教育核心技能素养,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科学叙事思维和多样化的科学教育技能,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。

      活动伊始,范雄伟以《小王子》中“想造一艘船”的哲思为引,立足“在自然中”“关于自然”“为了自然”三维框架,阐释自然科普跨学科综合实践中‘知识无边界’的理念。在范雄伟的指导下,学员们分组合作,绘制并锁定了调查区域。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湿地科普馆调研,学员们全神贯注,展现出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。

户外实践。

      在实践环节,学员们通过生态拍摄、编号标记、图鉴制作等方式,解码湿地生态系统的奥秘。活动紧扣学科融合,涵盖“古诗词中的动植物”“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动植物”“湿地生态”“观鸟”“昆虫”等主题,将科学探究与人文素养有机衔接。

      据悉,此次实践活动为期三天,内容涵盖专题讲座、主题研讨、观摩学习等。除范雄伟教授外,活动还邀请了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刘正华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负责人郑敏、长沙市天心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康龙、雨花区枫树山教育集团总校长张洪波等参与指导。

      此次活动紧扣我国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,与全民科普行动紧密结合。教师们通过沉浸式生态考察、课程开发研讨和跨学科教学实践,探索如何将湿地资源转化为生动的科学教育素材,为新课标下的科学课堂注入自然活力,提供了“从课堂走向自然,从知识走向素养”的鲜活范本。

来源:长沙晚报掌上长沙


 
联系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:010-64806635 010-64806529
中国遗传学会 版权所有 Genetics Society of China